关键词: 枞阳 枞阳县 一议 工程 月份
您当前位置:枞阳峡山李氏宗亲网 >> 文章频道 >> 本族文化 >> 浏览文章

寻访先贤李光炯的足迹

日期:2018/9/23 17:38:3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作平 浏览次  【字体:

寻访先贤李光炯的足迹

作者:李作平

【摘要】诚以修身,毅以致远,勤以修业,朴以致弘

九月十八日这天上午,我和同事吴老师相约去探访近代教育家、民主思想家李光炯先生足迹。时近中秋,阳光仍异常炽烈,我们不顾炎热,按计划开始探访。

我们首先来到宏实中学,这是枞阳县一所新办高中,也是枞阳唯一一所复读学校。这里以招复读生为主,兼招部分应届新生,师资力量雄厚,生源充足,每年有上千学子从这里走向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殿堂。

宏实中学的前世今生,与李光炯先生关系极大。李光炯于1927年,在今宏实中学附近的“七里头”创办了宏实小学,创制了校徽,谱写了校歌,制定了校训“诚 毅 勤 朴”。宏实小学在当时名噪一时,声名远播,是老桐城为数不多的私学之一。后在小学基础上,又增加了职业教育。

“宏实”,意为“实大而声宏”,以“宏实”为校名,反映了李光炯的办学思想,也折射出他在教育方面的追求和希冀。抗日战争爆发后,宏实小学是老桐城宣传抗日主张、举行抗日活动的重要阵地。1939年,日军为发泄对宏实师生的仇恨,派飞机轰炸,摧毁了校舍。1951年,党和政府恢复重建了这所历史名校。1969年改制为初中。2011年改制为高中。九十一年来,宏实小学历经磨难,数度搬迁,几经沉浮。但一代代宏实人恪守校训精神,诚以修身,毅以致远,勤以修业,朴以致弘,最终不辱使命,终于化茧成蝶。

伫立在宏实中学门口,一种敬意油然而生。学校大门宽阔气派,斗大的金色校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校园内花木遍地,大道纵横,高楼矗立,蔚为壮观。李光炯先生一生倡导追求开启民智、科技兴国,今若泉下有知当前盛况,不知是否会感叹于昔日无奈的离别,感喟于今日茁壮长成的硕果?不知是否会牵着一片闲云,怀着一抹欣喜,举起家酿的米酒,来一次悠然的沉醉?

 

宏实小学原址即今天的枞阳县实验中学,走进校园,广场中央一尊汉白玉雕像早已映入眼帘。这是一座李光炯先生全身雕像。先生面容俊朗,目光深邃,长须飘飘。仔细凝望,先生身体微微前倾,一袭长袍迎风后拂,似在长途奔走,又似告诉来者:开启民智,教化国人,步履艰难,任重道远!

实验中学的大门朝南,这应与当年宏实小学大门朝向一致。大门的前方是一口面积约有四、五百平米的大池塘,池塘波光粼粼,池水清澈,边沿水浅的地方,间或有青莲点缀。池塘四周,树木葱茏,两侧双山相对。大门左侧山上已建有民居,成片屋舍相连不断;另一侧杂树繁茂,一片葱郁。

此刻,在柳树丛里、池水倒影之中,我分明看到了清代昭梿在《啸亭杂录·京师园亭》所描述的“一泓清池,茅檐数椽,水木明瑟,地颇雅洁”的景象;我分明看到了昔日宏实小学师生浣衣汲水、发笔洗砚的活跃身姿和自信的笑容。

当地的一位村民热情地指引我们来到实验中学校园围墙后面的空地上,这里地势稍高,视野开阔。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一条狭窄的土路,两边荆棘丛生。他指着不远处的一蓬发黄的茅草和长满山芋藤子的旱地对我们说:“据我长辈讲,当年宏实小学比现在的实验中学规模要大,最远处应该在那里——那里——。”

接着,他又补充道:“我们年轻的时候在那边地里干活,经常挖到瓦砾、残砖。土下面还有麻石条,不少人抬回去做屋脚。早先瓦砾太多,后来一畚箕一畚箕地清理,才能种油菜。”他怕我们不明白,马上解释道:“三几年的时候,宏实小学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片瓦不存,不得不停办。解放后在原址上又兴办起宏实小学,后又改建为县农机学校。宏实小学数度迁移,还曾迁至黄泥岗(原长安公社,后为黄羮乡政府所在地),叫长安宏实小学。”

就在我们认真聆听的时候,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警报声。我猛然想起今天的日子,这不是枞阳县政府为纪念“九·一八”拉响的警报吗?站在曾被日本人炸毁的校园的遗址上,听着一声声警报,我们不禁陷入沉思。“九·一八事变”距今已有八十七年了,这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一瞬,而八十七年的沧桑巨变却让人平生无限感慨。

都说韶光如梦,看惯了秋月春风,可往事就像一场无言的秋红。纵算叶落成空,那老去的年华依旧可以风姿万种。纵算岁月朦胧,依然可以觅寻当年遗落的影踪。我们真的能忘记一切么?又怎么能忘记一切?

从宏实小学原址出来,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当年李光炯先生要选择实验中学这一片土地兴办学校呢?这里离枞阳县城尚有七里,名曰“七里头”。当年这里应该是人迹罕至的一片山林啊!难道先生竟是看上了这里的偏僻幽静?还有,这里抑或是先生的地产或是祖业?

带着疑问,我们继续寻访先生的出生地——李兰庄。沿着枞桐公路方向的街道,走在绿树掩映的人行道上,太阳依旧炽烈,没有一丝风,身上汗水涔涔,老天仿佛在考验着我们寻访先贤的诚意和决心。

过了新检察院大楼,在加油站对面,我们就警觉起来,因为是第一次来,我们生怕错过去李兰庄的路口。按照直觉,我们在长安村卫生室路牌前果断转弯,朝村里走去。前行十几米,有一排简陋的楼房、几间破旧的平房和数棵粗大的柳树,没有见到想象中规模很大的村庄。正当我们疑惑是否走错地方的时候,一转身,忽然发现了在照片中看到过的李光炯的陵墓,我们不禁一阵惊喜。

李光炯先生出生于李兰庄,1941年卒于四川。抗战结束后,遗骨由四川迁回老家李兰庄。1990年枞阳县政府对其陵墓进行了修缮。

李光炯先生墓位于一座行将消失的山丘之上,山丘不大,约有二、三十米高,山的一侧已被挖掘成枞桐大道的一部分,剩下的半边山丘,杂木横生,阴翳蔽日。墓坐东朝西,墓前台阶上长满了青苔,落满了枯枝败叶。数根粗大的枯树枝经与吴老师合力才被拽离台阶。

走近墓碑,“教育家、民主思想家”几个大字赫然在目。简单地收拾、清理之后,吴老师已迫不及待地开始瞻仰、拍照。紧接着,我们辨识碑文,试图揭开尘封的历史。但墓碑和纪念碑上的文字已然模糊不清,稍一抚摸,油漆便纷纷脱落,让人顿生怅惘悲凉之感。距墓地几十米外,在长安卫生室背后,一棵大枫树约有百年树龄,树冠如巨大的伞,遮盖了半个池塘,分明提示来人,这里曾经人丁兴旺,文明久远。

李光炯墓前有三户人家、一间卫生室、一个低矮的生产车间。打听第一户人家,回答是租房客,是来租房做豆腐生意的外地人,什么也不知道。打听第二家,出来的是一位老妇人,她说自己68岁了,是土生土长的李兰庄人。我们说明了来意之后,她放下要去清洗的蔬菜,和我们聊了起来。问起李光炯出生地和老屋遗址,她全然不知。她只知道九零年修墓的事,说李光炯先生亲朋故旧和海外学子捐资不少,墓地是由政府牵头修缮的。她还介绍说,李光炯先生墓里实际上还埋有其女儿李相珏的骨灰。

后据李氏族人说,李相珏去世前向家人交代,她的骨灰要一分为二,一半陪伴他的父亲李光炯,另一半陪伴她的夫君余光烺。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长安村书记,也就是这位李氏老妇人丈夫,突然收到一封远方来信,要求将李相珏骨灰葬于李光炯墓旁。老书记自然无法拒绝,遂相约在衣襟上系红绳作标记,以便相认接头。后来依约行事,终于完成了李相珏的遗愿,也成就了一段孝道佳话。

从那时起,一个毕业于北师大、深受鲁迅赏识的博学多才的名门闺秀,将灵魂的一半陪伴着相亲相爱的夫君,另一半则与给她身体发肤和强大精神支柱的父亲长相厮守,在天堂续尽孝道。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熟读圣贤书的李相珏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然而,要在百年之后矢志不渝,她需要怎样的似海深情才能拥有这般超凡的果断?需要怎样的言传身教和精神召唤才能产生如此惊人的勇气?

 

一上午的行程匆忙而充实,感觉自己穿越了历史的天空,跨越了时间的隧道,和先贤有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

回想杂草丛生的宏实小学原址、落满枯枝败叶的李光炯墓、行将消失的李兰庄,想到无法寻觅的李光炯故居,带着当初为什么在“七里头”办学的疑问,归途中,我们心情异常复杂、沉重。

李光炯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77年了。这位思想家、教育家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早已被肯定。那么,我们对这位先贤总得做些什么吧?

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重建峡山李氏宗祠,再创家族辉煌
0% (0)
0% (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